2005年,臺少盟就開始倡議「18歲公民權」,隔年聯合五個民間團體組成「降低投票年齡行動聯盟」,呼籲臺灣正視青少年的公民權益。今年11月26日地方選舉,臺灣將舉行「18歲公民權修憲案」複決公投,要拿到965萬張同意票才能下修青年投票權,公民團體期待過關,一改掌權者高齡化的生態。
取得修憲資格不容易 複決通過更加艱鉅根據《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》第12條規定,《憲法》修正案要通過,其有效同意票需超過選舉人總額半數。根據中選會統計,今年具投票資格選舉人達1930萬人。也就是說,此次公民複決案需有965萬張同意票,才能順利下修選舉年齡,門檻相當高。
再加上年底九合一大選是地方選舉,相對中央選舉聲量低。況且選民更加在意,有爭議、有話題,或是關乎民生、經濟相對實際的議題,導致「公民權」只透過青年團體倡議,兩大黨推動積極度不高,
博樂棋牌
宣傳也低。
9月民報國政調查就反映,知道11月26日選舉當天,還將同時舉辦18歲公民權憲法修正案投票,回答知道的人有48.6%,有51.4%的人不知道;再問說會不會領18歲公民權的選票,
RSG電子試玩
則有63.6%的受訪者回答會;接著追問如果將選舉投票的權利,由20歲降到18歲,是否同意?同意者49.5%,
1XBET娛樂城
不同意者41.3%,其他9.2%未表態。至於民報追問,一定會領票者,會否同意將公民權下修至18歲?此族群同意者65.7%,不同意者31.6%。
青少年無選票 年輕世代民意不受重視
低薪高工時、飆漲的房價、少子化等社會問題,
冠天下娛樂城
都是青少年未來要承擔的責任,他們卻沒有權力決定政策的走向。青民協長年倡議:「權利與義務要對等。」就制度面來看,18歲以上的年輕人,已經不受兒童權利公約保障,卻在《刑法》上,需要負完全責任;在兵役上,男性有服役的義務;《民法》也從明年開始,將18歲視為成年。
目前全球約230個國家,只剩12個國家尚未下修投票年齡。出身於國民黨青年團,現在成為蔣萬安副發言人的康晉瑜認為,
5298娛樂
目前兩岸情勢緊張,年輕人卻無法為國家政策作選擇,又要付上生命風險,這在民主國家中具有相當程度的不正義。此外,康晉瑜觀察到,年輕族群在政治場域若缺乏代表性,會讓年輕人缺乏投票誘因,加深政治冷感。
根據青民協統計,第10屆新國會內閣一級閣員平均年齡62歲,立委平均年齡是53歲,
線上捕魚機
20歲到40歲民眾,佔總人口三成卻遲遲難拿到權力。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也說,臺灣掌權者結構年齡偏高,這次「18歲公民權修憲」之重要,在期待透過世代交替來推翻舊思維。今年24歲的市議員參選人陳聖文感嘆:「現在年輕民意缺乏傳遞出口。」他了解年輕人有托育、扶老的沈重壓力,但不同世代在意的議題不同。他認為,年輕族群參政人數與人口比例嚴重失衡,會影響政治走向及年輕世代的權益。
張育萌說:「這只是憲政改革的其中一環。」1947年制定的憲法需要以時俱進,在當時背景下的20歲年輕人,很多人是文盲。如今在工業化時代下的年輕人,接受了高等教育,應該讓他們直接參與公共事務,且握有實際改變社會的權利,因為年輕人才是未來的棟樑、下一個世代的主角。
9月民報國政調查顯示,現知公民權下修投票者中不同意者居多,公民團體擔憂世代正義難以實現。圖/民報製表
文章源自於民報,